【第六星空報導】人工智慧技術迅速演進,正深刻改變全球就業市場。根據多家外媒報導,包括《福布斯》、《TechCrunch》在內的權威媒體近日指出,隨著AI工具在內容生產與語言處理領域的廣泛應用,多家大型科技企業已啟動大規模裁員行動,其中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(多鄰國)為首波受衝擊企業之一。

根據統計,全球已有超過五家大型企業因AI導入而裁員上萬人。Duolingo自2023年底至2024年10月,已陸續裁撤約10%員工,首當其衝的是翻譯人員與內容創作者。根據一封裁員通知信件顯示,公司表示相關崗位已可由GPT-4等AI模型取代,目前僅保留少數人力負責「審核AI生成內容並上架」。
該公司亦於去年推出高級訂閱服務Duolingo Max,結合GPT-4對話功能,提供個人化語言練習;另建構專屬AI系統「Birdbrain」,以強化課程推薦演算法。此舉雖提升平台效率,卻引發勞工權益與教育品質的雙重爭議。
多位遭裁員工在社群平台Reddit發聲,指出AI雖提升企業效能,卻造成就業不穩、心理壓力增加及履歷斷裂等問題。部分合約制人員更因缺乏福利保障,陷入經濟與生活雙重困境。
除企業層面外,年輕勞動人口也顯現出結構性危機。美國最新勞工統計資料顯示,應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已攀升至5.8%,創下歷年高點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其團隊亦公開表達對AI對勞動市場衝擊的憂慮。
世界經濟論壇早在2023年發布的《未來就業報告》中即預警,AI將在五年內改變全球23%的工作型態。現距報告發布已兩年,預測逐步實現,影響已延伸至內容創作、教育科技、插畫設計等創意產業,進一步壓縮人力需求,打擊自由工作者與藝術從業者的收入與生存空間。
觀察人士指出,這場被稱為「AI就業危機」的現象,實質上反映的是企業管理決策的轉變。面對技術浪潮帶來的成本優化壓力,多數企業傾向縮減人力、強化資源集中管理,進而對社會結構與人才培養產生長遠影響。
雖然AI發展仍具高度潛力,但專家呼籲應同步強化職能轉型政策與社會安全網建設,以確保在技術推進的同時,勞動者不被遺落於轉型洪流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