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東卡達承諾五年內承諾投資一兆美元,川普今年當選總統首訪沙特,沙特承諾投資一兆美元及阿聯猶投資美國1.4兆美元,都五年內投資美國。
近期,美國與中東多國關係出現重大突破。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分別宣布將對美國進行史無前例的資金投入,沙國計畫投資達一兆美元,並簽署1,425億美元軍購合約;卡達則承諾在五年內投資1.2萬億美元。幾乎同時,美國也釋出對敘利亞的制裁部分解除訊號,外界普遍解讀為地緣政治棋局的再平衡。這一連串動作,對美元、美國股市與戰略產業皆產生深遠影響。
首先,大量中東資金湧入為美國提供經濟刺激與資本支撐,特別是在聯準會暫停升息、通膨逐步放緩的背景下。沙烏地與卡達的投資可能流向基礎建設、高科技、能源轉型、AI與金融等戰略產業,為美股帶來結構性資金面利多。相關板塊如軍工(Lockheed Martin, Raytheon)、科技(Nvidia, Microsoft)、基建與綠能(Tesla, NextEra Energy)皆有望直接受惠。
其次,軍事銷售大單將強化美元需求與軍火出口競爭力,進一步鞏固美國作為全球軍事與金融霸權的雙重地位。根據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數據,這是近十年最大一筆區域性軍售合約。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地位短期內將進一步鞏固,也有助減緩去美元化的壓力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與敘利亞關係的微妙鬆動。傳出美方正考慮在特定領域(如人道援助與醫療設備)對敘利亞解除部分制裁,或開放中東國家協助重建。此舉不僅可視為美國在遏制伊朗與俄羅斯影響力上的戰略調整,也可能引導敘利亞轉向西方經濟秩序。若敘利亞獲得資本與技術合作的空間,對美國企業與美元流通也是一種新拓展。
卡達的豪華飛機贈禮卡達王室承諾捐贈一架 波音747-8 豪華飛機(市價約4億美元,約新台幣122.1億元),擬改裝為新「空軍一號」。此贈禮引發美國國內道德與法律爭議,民主黨與廉政團體質疑其透明性,但川普政府表示經審查符合法律規範,飛機將於任期結束後移交至川普總統圖書館。川普稱此為「偉大舉動」,並批評民主黨反對此交易,顯示其交易型外交風格。
阿聯酋投資承諾雖然訪問阿聯酋的具體成果未完全公開,但阿聯酋承諾未來十年向美國投資 1.4兆美元,聚焦人工智慧、半導體及製造業,與沙烏地及卡達的投資形成聯動效應。
總體而言,這一波中東資金浪潮、軍事深度合作與地緣政治重組,正為美國經濟注入「戰略性資金紅利」。在全球資金流動日益敏感、地緣局勢動盪的當下,美國顯然正重塑自身作為資本磁場與全球影響力中樞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