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CBA總冠軍賽正進入白熱化階段,浙江廣廈以3:2暫時領先北京隊,雖一度搶下聽牌優勢,卻在第五戰被對手扳回一城,未能在主場封王。
本季廣廈陣中表現亮眼的仍是「三少」核心:孫銘徽、胡金秋與趙岩昊。然而,趙岩昊在總冠軍系列賽至今5場僅在首戰拿下6分,其餘比賽幾乎「隱形」,甚至逐漸被總教練王博邊緣化,引發網友對其高薪低效的質疑聲浪。
外界批評聲最熱的,是傳言趙岩昊年薪高達600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2700萬元),卻無法在關鍵賽事中挺身而出,遭部分球迷封為「混子」無所事事。
不過據了解,該數字恐為誤傳。CBA自2020年起實施薪資上限制度,D類合約每隊僅能有3人持有,薪資需依序遞減,最高年薪為600萬、其次為550萬與500萬。雖然趙岩昊確實於去年完成續約,與孫銘徽、胡金秋同屬「頂薪三少」,但考量其近年表現下滑,實際薪資應低於隊友,外界估計約為300至400萬區間。
回顧趙岩昊職業初期,曾被看好與孫銘徽齊名,展現出色得分爆發力,但自2021年起表現持續下滑,對抗性不足、硬仗表現不穩的缺點日益明顯。
此次續約,廣廈球團也精算未來布局,三少合同年限錯開,趙岩昊僅簽2年,預期將是三人中最早進入合約年,也可能是球團測試其是否仍具「核心資格」的試金石。
對廣廈來說,若能順利封王,趙岩昊雖難在功勞簿上列名,但其曾為球隊立下汗馬功勞的過往也不容忽視。隨著新合約到期倒數,趙岩昊未來在CBA的定位與身價,或許也將在今年夏天重新定義。
📊【CBA vs 台灣聯盟薪資比較】
以外傳趙岩昊「可能實領年薪約400萬人民幣」(約新台幣1800萬元)計算,約為P+聯盟本土球星年薪的3到6倍,即便他在總冠軍系列賽幾無貢獻、得分掛零,仍遠遠超出台灣球員的待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