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訪談現場,王博麟顯得輕鬆自在,語氣中帶著一份篤定。從新聞主播轉戰體育主播,再到創業,他的人生軌跡看似充滿變動,實則有跡可循。王博麟認為,「每個人的選擇,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,」王博麟緩緩地說,並不是突然想轉行就轉,而是某些經歷、某些契機,讓你到了某個時間點,做出了一個決定。



王博麟回憶起自己在TVBS的日子,他說當時是新聞主播,負責播報社會、政治等各類新聞,這份工作帶來了關注與影響力,但也逐漸察覺其中的問題。王博麟說,「我發現,這份工作並不能讓我決定自己的未來。」他看著身邊的資深主播,即便站在新聞第一線多年,依然可能因為公司政策、經費考量等因素,被迫離開。
王博麟進一步表示,「我不想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上,」他坦言如果我繼續待在新聞台,也許有一天,我也會像我的前輩一樣,明明做得很好,卻因政策變動而被取代,這樣的思考促使他開始尋找新的方向。
在TVBS期間王博麟對體育新聞產生了興趣,當時,台灣體育新聞的專業主播並不多,機緣巧合下,他接觸到了林書豪「林來瘋」現象,他說,那時候正好碰到NBA掀起熱潮,公司就找我來負責體育相關的報導,結果沒想到反應還不錯,觀眾對我的體育播報印象深刻。

王博麟說,這份經驗讓他開始思考,自己是否可以在體育領域深耕。離開TVBS後,他決定休息一段時間,剛好FOX體育台向他拋出橄欖枝,邀請他加入體育播報的行列,王博麟表示,「當時想說,反正我也沒事,就去試試看,沒想到就這樣留在體育圈了。」
新聞主播與體育主播,看似都是主播,但實際工作內容大不相同。王博麟表示,「在新聞台,主播只能照著稿念,沒辦法說自己的話,」王博麟解釋,但在體育播報,整場比賽兩三個小時沒有讀稿機,你要即興發揮,表達自己的看法。」這樣的挑戰,讓他感到興奮,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。王博麟說,「我終於能夠真正說自己想說的話,這種感覺很好。」



然而,王博麟並非運動員出身,也沒有體育相關科系的學歷,如何在體育領域站穩腳步?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」王博麟回憶起自己從小就熱愛運動,籃球、棒球、高爾夫、滑雪等都曾嘗試過,這些經歷讓他更容易理解體育比賽的節奏與運動員的心理狀態。
除了實務經驗,王博麟也不斷透過學習提升自己。他今年進入台大EMBA進修,希望能在管理與商業策略上獲得更多專業知識,為未來的發展鋪路。他說,「學習永遠不嫌晚」王博麟說,台大EMBA讓我認識了許多不同產業的精英,也學到了經營管理的關鍵思維,這對我後來的創業幫助很大。
隨著FOX體育台的結束營運,王博麟再次面臨選擇,王博麟解釋,電視台沒了,並不是我自己要離開,而是整個產業的變遷讓我們不得不做出改變。這一次,他選擇創業,開始製作自己的體育節目與內容。

王博麟表示,「既然不能依靠大環境,那就自己來吧!」他語氣堅定,王博麟認為,現在的媒體環境已經跟過去完全不同,數位平台、自媒體的興起,讓內容的影響力不再依賴傳統電視台,這是一個新的機會。
他開始與不同企業、球隊合作,嘗試多角化經營。王博麟說,「以前是等著電視台給我們資源,現在是我們自己創造機會。」這種轉變,讓他感到充滿挑戰,也帶來了更大的成就感。
近年來,台灣職業籃球經歷了分裂與競爭,P. LEAGUE+(PLG)與TPBL聯盟的成立,讓台灣籃球發展呈現雙聯盟的局面。王博麟對此有深刻的觀察。他說,「一開始,大家都很擔心分裂會影響台灣籃球的發展,」他表示「但換個角度來看,這樣的競爭反而讓市場變得更活躍,球迷的關注度提升,聯盟也更努力去經營。他認為,雖然短期內會有競爭,但最終的目標應該是讓台灣籃球更進步。

王博麟進一步表示,職籃的發展不只是聯盟之間的競爭,還需要更多的基層培育、球員發展,以及整體市場的成熟。王博麟希望未來能夠找到合作的方式,讓籃球文化更紮根。
談及未來,王博麟認為,體育媒體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。「台灣的體育市場還在發展階段,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可能性。」王博麟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,推動台灣體育媒體的成長,讓更多人關注體育產業。


人生就是這樣,不斷學習、不斷嘗試,才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路,王博麟的故事,是一個關於勇敢選擇與自我突破的故事,給所有正在迷茫的人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