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重點提醒:驛馬動象.行車安全要特別留意!
本月進入「甲申月」,屬於典型的驛馬月,也可說是「奔波、移動、勞碌」的月份。
驛馬星象帶來強烈的行動力,象徵變動、旅行、出行、遷移與奔波,也意味著容易有出差、搬遷、旅遊、出國等安排,整體能量較為不安定。
尤其本月同時也是「車關月」,近期新聞中車禍事件頻傳,提醒各位朋友出門在外務必謹慎駕駛、注意交通安全。若經常開車者,建議隨身攜帶小羅盤,或在車上放置大羅盤,有助於轉化煞氣、化解路途不順,提升出行平安。
**如何正確使用羅盤擋煞?**歡迎收看我的YouTube頻道影片,有詳細教學與注意事項唷!
驛馬星象解讀:好動、奔波、易有遷移之機
驛馬象徵動象,不論吉凶,皆主「動」。
若逢吉神相伴,則大者有喬遷、升遷、出差、發展機遇,小則有利走動、交際、調整規劃;
若逢凶星,則主奔波勞碌、奔波生災,需防筋骨勞損、交通意外、爭執口舌。
行業提醒:業務、公關、創業者要把握機動月!
這是一個適合「走動、拓展」的月份,對於從事業務、公關、講師、演藝等外勤型工作者而言,越是主動出擊、越有機會開發業績。建議多拜訪客戶、多參加活動、多運用人脈資源,可望創造新合作或業績突破。
但也要提醒:
- 本月交通違規、酒駕事件特別多
- 容易遇到交通執法、開罰單、車禍等情形
請務必謹記:「開車不喝酒,喝酒不開車」,才能平安出門、順利返家。
本月療癒建議:動中求靜,順勢調頻
驛馬之月雖動象強,但仍需內在穩定、調整節奏。建議本月多運用以下方式安定能量場:
- 配戴黑曜石、白水晶等有助護身的晶石
- 保持規律作息與飲食,減少外食與夜生活
- 可每日靜坐5分鐘,配合呼吸冥想,穩定心神
- 可於家中或辦公空間擺放羅盤或八卦鏡加強場域防護
【本月節氣養生解析】
本月共有兩個重要節氣——立秋與處暑,這是夏末秋初、陰陽轉換的重要時節。從命理與養生觀點來看,這段期間是調養身心、滋陰潤燥的關鍵節點。
一、立秋:預示秋季將至,養陰潤肺當先
時間:公曆2025年8月7日(未時13:53)
太陽位置:黃經135°
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象徵酷暑將盡,秋天的腳步悄然來臨。古人將立秋分為「三候」:
一候涼風至
二候白露生
3️⃣ 三候寒蟬鳴
👉 每候五天,合共十五天,為一個節氣完整週期。
🍐飲食養生建議:
此時節要注重「養陰潤肺」,避免燥邪傷肺。可多食用:
- 滋陰潤燥:白木耳、蜂蜜、蓮子、山藥、百合、水梨、芝麻等
- 減少:油膩、辛辣之品
📜《中時新聞網》也指出,立秋後陽氣開始收斂、沉降,人體應順應節氣調整節奏,為秋冬養藏打基礎。肺屬金,應秋令,亦是「嬌臟」,最怕燥邪,因此適時潤肺至關重要。
🧠 療癒小提醒:
坊間流行「多吃補藥,無病強身」,但其實過度進補反而擾亂體內節律。藥補不如食補,尤其對年長者來說,應隨季節與身體狀況調整食養方式,不宜「一補到底」。
🌟推薦食譜:雪梨銀耳湯、蓮藕百合煲、白蘿蔔煮湯等,皆為秋令保養佳品。
🔥 二、處暑:暑氣漸退,秋乏來襲
📍時間:公曆2025年8月23日(寅時04:35)
📍太陽位置:黃經150°
「處暑」中的「處」有停留、退伏之意,表示暑氣即將結束,秋意日增。這時節雖名為秋,但實際仍可能出現短暫的「秋老虎」,即白天仍炎熱、夜晚稍涼的氣候變化。
🗣️ 民諺:「處暑寒來」,說明氣候逐漸轉涼,陰陽之氣亦由盛轉收。
🧘♀️ 情志養生建議:
此時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,人體易出現「秋乏」現象,精神倦怠、易感疲倦。這是身體自我調節、回復平衡的表現,需適度休息與滋養。
🍵 飲食建議:
- 宜:多食當季蔬果、甘平潤燥食物,如蓮藕、蘋果、梨子、綠豆湯
- 忌:油炸燒烤、辛辣刺激之物
🛏️ 作息建議:
- 早睡早起,以順應陽氣收斂與肺氣舒展
- 注意早晚添衣,防範早秋之涼氣傷肺
- 保持心情平穩,勿憂思過度,慎防秋季情緒低落
📣小結:
以上為本月兩大節氣的簡要解析與實用建議,歡迎各位朋友依自身體質與生活型態,調整作息與飲食節奏,讓自己在夏末秋初的轉換期中身心安頓,順利過渡。
更多節氣養生與命理能量的實用知識,歡迎前往YouTube搜尋並訂閱:
「王昱婷療癒師」頻道或造訪昱安閣工作室官網,掌握第一手教學與諮詢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