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7 C
Taiwan
星期二, 6 5 月, 2025
spot_img

 LVMH集團2025年第一季營收不如預期DIOR換帥傳聞升溫

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(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)於4月14日公布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,營收為203億歐元,較去年同期下降2%,有機成長亦呈現3%的負成長,明顯不如市場預期。此前分析師普遍預測該季度將實現約2%的增長。

本季度表現不振主因來自核心業務部門的下滑,時裝與皮具部門銷售額年減5%,跌幅遠高於市場預估的1%至2%。其他業務線亦呈現下行趨勢,葡萄酒與烈酒部門收入下降9%,香水與化妝品及精選零售部門皆減少1%。腕錶與珠寶部門因BVLGARI百年慶活動帶動,表現持平。

從區域市場觀察,亞洲市場表現最為疲弱,包含中國的整體亞洲市場營收下降11%;日本小幅下滑1%;美國市場亦年減3%,為2024年以來首度呈現衰退,對整體營收造成顯著影響。

分析師對奢侈品市場前景表達謹慎態度。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Piral Dadhania指出:「本季業績將加深市場對奢侈品需求復甦的疑慮。」花旗銀行分析師Thomas Chauvet亦表示:「包括Louis Vuitton、DIOR、Tiffany與BVLGARI在內的頂級品牌增長疲軟,加上烈酒類別面臨消費習慣轉變,均可能壓抑LVMH股價。」

除業績表現引發關注外,LVMH時尚部門創意總監變動亦成市場焦點。根據多方消息,LOEWE原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有望接掌DIOR,並首度一人統籌男女裝設計。目前DIOR尚未公布正式任命,惟消息指Jonathan已自3月起停止參與LOEWE與個人品牌JW Anderson的時裝發表,並透過平行工作室為接管DIOR做準備。在正式上任前,現任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預計將於京都與羅馬主持兩場時裝秀。

其他品牌創意團隊亦面臨交替,包括CELINE新任創意總監Michael Rider的首發系列尚未發布,Givenchy則由Sarah Burton於3月推出首季作品,市場反應尚待評估。

儘管LVMH未單獨披露品牌數據,分析師預估Louis Vuitton表現略高於部門平均,但DIOR受創意領導交替與宏觀經濟影響甚深。Bernstein分析師Luca Solca評論:「DIOR目前是時裝與皮具部門最棘手的問題,創意負責人調整進展遲緩。」

截至新聞發布時間,LVMH市值為2,552億歐元,與Hermès集團(2,542億歐元)僅有10億歐元差距。LVMH亦為首家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的歐洲大型奢侈品企業。Hermès預計於4月17日公布業績,開雲集團與歷峰集團則分別於4月23日與5月16日發布。

本週熱文

專訪》王博麟:從新聞主播到體育領域的奮鬥與蛻變

王博麟認為每個人的選擇,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。

王昱婷:乙巳年流月運勢分析-庚辰月財庫月(西曆2025年4月4日~5月5日)

本月是財庫月,對於個人或全球層面的財務狀況,都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

專訪》從金融圈到咖啡香 陸正希: 用咖啡翻轉人生品味

曾在金融圈風光一時的陸正希,毅然決然地放下高薪職位,選擇投身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咖啡與甜點。

《蘇州河》中國禁播「導演婁燁就擁8盜版」勇奪坎城金棕櫚幕後推手是他!

去年以《一部未完成的電影》勇奪第61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婁燁,其被文青奉為神片的經典之作《蘇州河》將於今年3月14日以4K修復高畫質版本於全台戲院上映。

 專訪》本季單場32分!李家慷崛起之路下一站中華隊?

李家慷也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希望有一天能披上中華隊戰袍

跨界合作!南華大學、五河分署、社團國小聯手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

南華大學與第五河川分署、社團國小簽署合作 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永續

季後賽門票到手!林書豪、威勝四月神勇,單月獎項收入囊中

林書豪、威勝四月火力全開 助隊提前搶下季後賽門票也為自己拿下單月獎項殊榮

【封面人物】巴黎最美書店的傳奇落幕——創辦人辭世百封未寄信見證父女情深

巴黎文化地標「莎士比亞書店」創辦人辭世 女兒發現百封未寄信件見證一生父愛

美國關稅衝擊Hermès漲價 CEO年薪730萬歐元不受影響

進入五月,法國高端奢侈品牌 Hermès 在美國市場全面調升售價

貓咪真的不親人嗎?其實牠們只是「安靜地愛你」

常聽人們說「貓很高冷、不親人。」這是真的嗎?其實,貓咪與人類之間的情感聯繫

卡滋脆皮豬強勢回歸——行動餐車美味登場 成桃園新屋美食新亮點

桃園新屋的美食寶藏——卡滋脆皮豬,這次以全新升級的行動餐車模式回歸

林俊吉決勝節大爆發 夢想家守住關鍵排名擊退海神

決勝節最在林俊吉單節攻下11分,終場以104:101收下四連勝。

高雄全家海神3分飲恨夢想家 蘇文儒22分平生涯最佳

高雄全家海神職業籃球隊終場101比104,3分差飲恨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