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顧問公司貝恩(Bain & Company)調查,有高達80%的美國消費者在至少四成的搜尋中,依賴AI驅動的「零點擊」結果來獲取購買建議。隨著愈來愈多買家透過AI工具進行產品推薦、比較與研究,傳統的數位行銷流程正被徹底改寫。

這種由AI主導的消費旅程壓縮了從探索到決策的過程,使品牌更難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。傳統搜尋引擎的流量下降、AI推薦流量上升,讓行銷人員在接觸潛在客戶與蒐集數據方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。
HubSpot 觀察到企業網站的訪問量下降高達30%;Scrunch AI 的研究則指出,AI推薦帶來的網站流量每月成長約40%;而Adobe Analytics 報告更顯示,2025年2月相較於2024年7月,零售業從生成式AI導入的網站流量飆升了1200%。
AI徹底重塑了客戶的產品探索流程。以往線性的購買旅程,需要消費者親自搜尋、比價與下單,如今許多步驟可由AI代勞。隨著AI代理人理解使用者偏好並持續學習,推薦品質也日益提升。在某些情境下,AI搜尋帶來的轉換率甚至是傳統Google搜尋的兩倍。
對品牌而言,與消費者互動的入口不再集中於幾個平台,而是被AI驅動的推薦系統所「碎片化」。這些系統能即時總結評價、預測個人喜好,甚至直接提出精準建議,大幅壓縮了品牌切入消費旅程的空間。
為了保持競爭力,行銷策略亟需轉型。品牌必須針對大型語言模型優化內容、重新衡量績效指標,並將焦點轉向「與AI對話」的接觸點,而不只是傳統買家行為。面對這場由生成式AI主導的流量重組,行銷人員若想在未來贏得消費者青睞,勢必得快速調整腳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