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短劇風潮席捲全網,不僅劇集播放量屢創新高,背後的演員群也迎來商業價值爆發。許多在劇中飾演「霸總」或「甜寵男主」的短劇演員,紛紛走進品牌直播間賣貨,掀起一股「短劇演員帶貨熱」。

近日,短劇演員柯淳登上「十月稻田」品牌官方直播間,舉辦一場長達1小時的專屬直播。品牌提前於短視頻平台釋出預告,並祭出簽名小卡、定制卡套等粉絲福利。直播開始不到一小時,線上觀看人數即突破10萬人,留言區互動不斷,帶動商品銷售與品牌曝光雙雙上升。
另一位高人氣短劇演員何健麒,也在「babycare」官方直播中展現驚人帶貨力。據品牌方透露,該場直播銷售額突破百萬元,即使結束後,粉絲仍持續加單近20萬元,顯示出其粉絲群的高黏性與強購買力。
今年以來,短劇演員與品牌合作愈趨頻繁。何健麒自10月起便陸續與蜜絲婷、羽西、BUV等品牌開播互動,憑藉高頻次曝光帶動粉絲消費;柯淳則自6月起保持每月合作節奏,先後與簡醇、養元青、鄉鄉嘴及十月稻田等品牌合作,並升級為多個品牌的代言人與摯友。
品牌方也調整策略,從單一合作轉為「批量邀請」短劇演員同場帶貨。今年8月,羽西同時邀請王凱沐、沉思、何聰睿等多位演員進駐直播間,創造更大的流量效應。其中何健麒單場貢獻100至250萬元銷售額,何聰睿也達50至75萬元,展現驚人商業潛力。

短劇演員的品牌合作形式也愈加多元。除直播帶貨外,何健麒近月與多個品牌達成深度合作,並於社群平台推薦RNW、吉承、肌膚未來等產品;柯淳則重視長期綁定策略,成功拿下多個品牌代言頭銜。其他演員如馬小宇、張集駿,也相繼升級為品牌代言人與推薦官,持續擴大商業版圖。
業界分析指出,品牌熱衷與短劇演員合作的原因在於「流量精準、轉化效率高」。短劇觀眾層廣、黏性強,涵蓋從年輕族群到中年受眾,能快速觸達多層次消費者;而演員與粉絲互動頻繁,信任度高,轉單效果明顯。同時,相較於一線明星,短劇演員合作成本較低、彈性更大,成為品牌行銷的高性價比選擇。
對演員而言,直播帶貨則是開闢新收入來源的捷徑。曾憑《哎呀!皇后娘娘來打工》等劇走紅的徐藝真就曾笑稱:「真要賺大錢,我早去直播帶貨了。」如今這句話成真,短劇演員確實憑藉粉絲經濟在電商舞台上大放異彩。

隨著短劇市場用戶規模持續攀升、電商增速趨緩,品牌與短劇演員的合作正成為行銷新藍海。短劇的高流量與直播的高轉化形成強勢結合,讓「演員賣貨」成為新時代娛樂與商業融合的代表現象,也預示著內容經濟的下一波風口正在到來。


